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文娱

昌都卡若遗址 “人”在青藏五千年

发布日期:2014-12-23 |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距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卡若村沿澜沧江西岸而落。村子西南500米处,有一块被围墙圈起来的土地,大约1200平方米,杂草丛生、怪石突兀。这不是一块平常的土地,脚下的沙粒被风扬起时,仿佛带人穿越回了青藏高原的5000年前。


青藏高原上究竟有无最早的“原住民”,在史学界被讨论得热火朝天。曾经最流行的说法是“西羌说”,认为青藏高原居民源于古羌人入迁,其最直接的论据来自于《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以卡若村被围墙圈起来的大约1200平方米土地为圆心向外辐射,3.8万平方米宽广无垠的地表下,新石器时代时的房屋、道路、石墙静静地诉说着青藏高原人类活动5000年的历史。这片土地被称为“卡若遗址”,该遗址证明“西羌说”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卡若,藏语意为“城堡”。传说曾有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欲征服此地,当地居民为此修筑城墙进行抵抗,但后来城堡被攻克并遭到摧毁,只留下了它的名称。据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介绍,卡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有4000—5000年的历史,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分别为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藏北细石器遗址)。该遗址是1977年水泥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后在1978、1979和2002、2012年进行过四次发掘,共发现房屋遗址31座,道路3条,石墙3段,圆石台2座,石围圈2座,灰坑20处,水沟1条,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有1200左右平方米为核心区域。遗址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已成为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外,还有部分粟米、动物骨骼等。


“卡若遗址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在中国考古科学和西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洛松曲扎说,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的历史前推到了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在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曾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大量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境内的元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华远古文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此外,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境内保存最好、最系统、年代最正确、遗物和遗迹最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对于研究藏民族历史、西藏高原人类史、西藏史前文化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广告位

目前,“卡若遗址公园”建设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其中前期投资2928万元。现自治区文物局已委托北京古建筑研究所制定《卡若遗址保护规划》。此外,根据昌都地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当地将形成以“卡若遗址公园建设”为龙头,以“卡若文化产业园区”为抓手的新型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开发体系。该遗址公园建设将以遗址展示、模拟考古、场景复原三大主线为基础,建立一处集文物收藏、展示、利用、研究、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古遗址保护区。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昌都地区文化名片之一。初步建立起以卡若遗址为中心,小恩达遗址、江钦遗址为延伸的昌都三大古遗址保护区。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