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社会

让脱贫带来“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19-10-29 |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孙海玲   
核心提示:蔚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深秋时节,在泽库县和日镇羊旗村的草场上,23岁的俄日知卓玛挥舞着手中的牧羊鞭正在放牧。眼看着合作社的羊从800多只变成了1500多只,她打心眼里开心:“今年靠给合作社放牧,年收入有三四万元,我们非常高兴。”俄日知卓玛家是二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没有草场,没有牛羊,没有经济来源。2018年11月她和父亲被安排到村上新建的畜

    蔚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深秋时节,在泽库县和日镇羊旗村的草场上,23岁的俄日知卓玛挥舞着手中的牧羊鞭正在放牧。眼看着合作社的羊从800多只变成了1500多只,她打心眼里开心:“今年靠给合作社放牧,年收入有三四万元,我们非常高兴。”


    俄日知卓玛家是二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没有草场,没有牛羊,没有经济来源。2018年11月她和父亲被安排到村上新建的畜牧合作社上班,负责放牧,一个月工资2800元,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再过几天我们合作社就要分红了,大家伙干劲儿可足了。作为羊旗村的定点帮扶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半年还将投资32万元,解决在扶贫路上的保障问题,确保今年全部脱贫。”第一书记孔佑勇拍着胸脯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村肯定能脱贫!”


    这一天,俄日知卓玛离自己的梦想近在咫尺;这一天,高原各族儿女离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也近在咫尺。


    这样的生动事例,在全省各地的脱贫攻坚战场上随处可见。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一个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


    眼下,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离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最后一公里”。今年,我省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深度”贫困地区,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打好稳定增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特困群体四场攻坚战,计划全面完成剩余12个深度贫困县、137个深度贫困村、6.4万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确保年底实现全省绝对贫困“基本消除”。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上半年,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17个贫困县摘帽、170个贫困村退出、7.7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减贫目标,以“百日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等活动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加压,综合发力,奋力攻坚,年度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荒山变绿荫,绿荫结硕果。深秋,站在同仁县保安镇赛加村宽敞的村道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黄果梨树绿意不减,金灿灿的黄果挂满枝头。昔日的贫困村靠着这金灿灿的果子走上了一条稳定脱贫路。


    “我们村的土壤属酸性,适合种植黄果,2017年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建设高标准黄果经济林400亩(26.67公顷),等这些果树都开始挂果了,咱们村又有了新的增收产业。等明年春天,我们还打算举行梨花节,让更多人来我们村里赏花旅游……”第一书记尕藏本脸上笑开了花。


    脱贫底气足不足,要看产业旺不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8%用于产业扶贫,实现了全省39个贫困县(市、区)扶贫产业园、1622个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村级光伏扶贫项目、2456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44.3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五个全覆盖”,构建了到县、到村、到户的产业扶贫体系,带动脱贫36.6万人,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黄河岸边的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加羊索南的小院里,前来旅游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从去年起这里变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改变要从易地搬迁说起。为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目标,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尖扎县于2016年在昂拉乡河东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对县内浅脑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农牧户251户946人进行了集中安置,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德吉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打好脱贫攻坚“当头炮”。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8个市(州)、38个县(市、区)、266个乡(镇)、1249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安置农牧群众5.2万户、20万人。截至10月底,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72个,修建搬迁群众住房5.2万栋(套),20万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入住。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脱贫攻坚以来,我省按照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要求,采取“政府+培训机构+企业+贫困人口”模式,累计培训贫困群众9.79万人次,70%的受训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稳定就业率达到60%以上;建设扶贫车间310个,解决就业岗位2.18万个,人均收入1500元左右,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安排4.99万贫困群众从事生态公益性管护工作,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2%,年均报酬2.16万元,直接带动贫困地区17.96万贫困人口脱贫,在一个战场上打赢增绿与增收和生态与生计两场攻坚战。

秦岭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人文宝库

2010年,纪录片《大秦岭》在央视播出,震撼 …

贵州美协名誉主席陈石作品被评:格调清新似悲鸿,气势奔腾胜悲鸿

陈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

梁家河,一个中国村庄的幸福与奋斗

梁家河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 …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