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特产

制鼓师23年坚持手作腰鼓 盼延续黄土鼓声

发布日期:2020-04-28 | 来源:腾讯大秦网 
核心提示:一场大雪过后,位于安塞墩山主峰上的大腰鼓显得分外显眼,这个高达24米的“天下第一鼓”不仅是外地人眼中的打卡地,更是安塞当地人心中的城市图腾。


一场大雪过后,位于安塞墩山主峰上的大腰鼓显得分外显眼,这个高达24米的“天下第一鼓”不仅是外地人眼中的打卡地,更是安塞当地人心中的城市图腾。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作为1996年文化部命名的“中国腰鼓之乡”,安塞腰鼓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安塞,腰鼓已经响了2000多年,“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打腰鼓”就是最好的佐证。

然而,相比于腰鼓表演的普及,掌握腰鼓制作这门手艺的人,在安塞却是少之又少。

13道复杂工序 造就雄浑鼓声

距离安塞城南3公里处的冯家营村,王永军正在自家小院里忙碌着,他身后摆满了制作腰鼓的材料和半成品。

王永军是安塞当地为数不多的制鼓师傅。

王永军是安塞为数不多的手工制鼓师,23年来,他一直坚持用最古老的技艺制作腰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比谁都明白这种技艺的价值和意义。

这把自制的弯尺是王永军制作腰鼓的得力助手。

“传统工艺制作的腰鼓不是普通腰鼓可比的”,王永军介绍,传统腰鼓总共要经过方木、弯弓线、蒙皮、钉钉等13道工序才能做成,用牛皮蒙起来的鼓面是它最鲜明的特点,这种鼓不仅美观,而且结实耐用,打个20年都不成问题。

安塞区文化文物馆里陈列的不同时期、各种样式的腰鼓。

传统的安塞腰鼓根据使用群体不同,又分为成人腰鼓、儿童腰鼓、幼儿腰鼓、老人腰鼓等。每种鼓的样式、技法看似大同小异,但其中也蕴藏了老师傅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经验。

做好的腰鼓想要发出正确的音色,全凭王永军一副耳朵和多年的经验。

“做腰鼓,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王永军说,鼓身的材料一定要用杨木或柳木,这样做出来的鼓重量轻、音色洪亮。其次,原木的切割和打磨也是门功夫活儿,“不沉下心花点时间,指定弄不成”。

给腰鼓定型是最关键的一步,王永军为此创新出了不少新工具。

王永军说,制作腰鼓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定型,“让十来块有弧度的木板完美地拼接在一起,往往就决定了这个鼓能不能行。”为此,王永军在老一辈匠人的基础上,创新出了诸如弯尺、矫形铁圈等工具,为的正是23年来的精益求精。

王永军正在给牛皮打孔,为后面给腰鼓蒙皮做准备。

为了让腰鼓更加坚固耐用,鼓身还要上6次底釉和数次着色,完成后方可进行上鼓环、蒙皮等工艺。而让腰鼓发出雄浑有力的声音,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工具,全凭王永军一副耳朵和多年经验。只见他用鼓槌不停敲击蒙好的牛皮,反复听、反复调整牛皮拉伸的强度,“咚、咚、咚”,十几片鼓叶、几十个鼓钉、两块牛皮,就能拼凑出和谐的鼓点。

腰鼓需求量渐增 手艺后继有人

为了让腰鼓更加坚固耐用,鼓身还要上6次底釉。

自1996年学做制鼓以来,王永军已经和腰鼓相伴了23年。对于这些年的变化,他说真的是翻天覆地。

“那时候,腰鼓的用量不大,主要还是以翻修为主,那会儿翻修一个鼓挣10来块钱,而一个新鼓则需要30块钱”。王永军说,2006年以后,随着“陕北过大年”等活动开展,腰鼓的用量逐渐变大,不仅走入了更多的舞台,也走进了延安、榆林等地的学校。

王永军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腰鼓。

从2004年开始,腰鼓全面进入课堂,成为安塞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安塞腰鼓协会每年会在基层培训教练,把腰鼓这门手艺从乡镇传到村级,而外人对于腰鼓的知晓率也越来越多,王永军的腰鼓也逐步打开了销路。“现在一个成人腰鼓能卖到60块钱,一年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左右”,据王永军介绍,他的腰鼓不仅卖给培训班、学校、游客等,还走出了国门,卖到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几十年如一日的制作腰鼓,让王永军对每一步流程都了然于心。

现如今,王永军每年要制作约5000个腰鼓,但销量的增加并没有让他放弃手工制鼓的传统。“现在市场上很多鼓都是外地生产的,做工简单、成本低,喷上‘安塞腰鼓’的字样就可以拿出来卖了。”王永军认为,传统工艺做成的腰鼓结实耐用,打起来手感很好,音色也准确无误。

 近年来,安塞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的力度,为传承发扬安塞腰鼓文化,安塞区在冯家营村专门开辟了一块黄土地作为文化大舞台,以腰鼓为核心吸引游客,这也为这门手艺的延续打下了根基。

在王永军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材料和工具。

“虽然腰鼓在安塞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掌握传统手工制鼓这项技艺的匠人却是少之又少。”为了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王永军把自己的手艺也传给了自己的大儿子王涛。

大儿子王涛现在也成功接棒,父亲做完一个腰鼓,他就过来帮着钉鼓钉。

王涛是个腼腆的大男孩,父亲制鼓,他就在边上帮忙钉鼓钉、搬运木料。据王涛介绍,自己受父亲熏陶,逐渐喜欢上了这门传统工艺,如今他已经“出师”可以独立制作腰鼓了。

老伴也是王永军的得力助手,多少年来,形影不离。

“做鼓是个辛苦事,不仅脏还受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但是现在,王永军很欣慰,儿子已经接过了接力棒,传统腰鼓制作工艺不会就此断代,他希望这门手艺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不该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安塞区文化文物馆里展出的资料照片,现如今腰鼓早已走出国门。

在安塞,很多人靠着传统手艺吃上了“文化大餐”。近年来,安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抓手,打出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民歌这五张“文化名片”,不仅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还拉动了当地就业,带动了百姓致富。

安塞腰鼓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缩影。

“腰鼓是安塞乃至延安的地域文化符号,现如今已经声名远扬。腰鼓不仅走出了安塞,走遍了全国,还走向了世界。”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副馆长孙胜利说,传承好腰鼓制作工艺及表演艺术,不仅能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够极大地增强民族自信、鼓舞民族精神。

一天的活儿忙罢,王永军坐在院子里吹起了唢呐。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天的活儿忙罢,王永军坐在院子里吹起了唢呐。他说,安塞腰鼓制作技艺不该被遗忘,黄土文化也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就像这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样,世代传唱下去。

鸣谢单位: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安塞区委宣传部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