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社会

电信诈骗近年来爆炸性增长 民众损失超百亿元

发布日期:2014-10-2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诈骗数额屡攀新高


    通讯信息诈骗泛滥的同时,被骗金额也屡攀新高。公安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每年因通讯信息诈骗导致的民众损失达100余亿元,平均单笔金额超过5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电信诈骗受害者少则数月数年收入、多则一生积蓄瞬间化为乌有,数百万、上千万甚至数千万元的大案屡有发生,损失十分惨重。


    以天津为例,2009年前单起案件被骗金额没有超过百万元的,2010年最高为260万元,2013年百万元以上案件达12起、最多的一次被骗696万元,而2014年前5个月一次被骗百万元以上的案件达4起,其中5月发生的两起被骗金额分别高达714万元和129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北京因通讯信息诈骗犯罪导致群众经济损失13亿元,浙江近8亿元,上海为5亿元,重庆为3亿元,天津为1.8亿元,长沙为1.16亿元。


    发案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破案率和赃款追回率却极低。记者从深圳、长沙等多地公安机关了解到,目前各地通讯信息诈骗的破案率不足5%,在被破获的案件中,赃款追回率同样不足5%。违法成本低,导致诈骗分子肆无忌惮、猖狂作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每年几十万名被骗者背后,是犯罪集团拨往手机和固定电话用户的海量诈骗电话。公安部刑侦局在侦办的一起专案中,五个月内就截获2400万个诈骗电话。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被用户标记的诈骗电话高达7596万个。2014年1月至5月中旬,天津警方“防范通讯信息诈骗语音反制诈骗平台”共采集到境外呼入天津的国际主叫话单数为1410万次,远超正常的月均约30万次,其中绝大部分为诈骗电话。


    骗术翻新防不胜防


    从最初的中奖、房租汇款,到网银升级、邮包藏毒、退税补贴,再到冒充公检法人员、冒充税务人员、伪造网上通缉令,如今通讯信息诈骗类型已扩展到数十种,五花八门、覆盖面之广令人难以招架。


    江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夏红色说,当前通讯信息诈骗犯罪的骗术翻新速度快,有时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一种新的骗术,特别是犯罪分子针对不同受害群体、不同骗术精心设计不同的“诈骗剧本”,让群众防不胜防,危害性加剧。从诈骗内容看,目前主要有汽车退税、银联卡异地消费、“猜猜我是谁”诈骗、短信直接汇款、水电煤通讯欠费、冒充公检法办案、盗Q Q号冒充熟人、机票改签等四十多种,而且手法日趋升级。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冒充黑社会、电话假绑架等以威胁恐吓方式的通讯信息诈骗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在诈骗手法上,除冒充公检法机关电话号码,还出现了要求事主登陆虚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查看带有事主身份信息的“通缉令”。一些地方还多次发生冒充纪委、组织部的诈骗案件,影响非常恶劣。有的不法分子还通过不间断呼叫骚扰受害者手机,逼迫其汇钱了事。


    同时,此类诈骗活动的骗术更加高超。部分犯罪分子不再使用“安全账户”“转账”等公安机关广泛宣传的敏感词语,而是改为所谓的“资金公正比对”“银行卡升级”“接收财政拨款后查证”等新词,让被害人觉得资金始终在自己的名下从而放松警惕。


    多地警方表示,不法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花样繁多的骗术,今年以来就相继出现了利用马航失联、中央巡视组、“爸爸去哪儿”节目等最新热点编造虚假信息实施的通讯信息诈骗犯罪活动。


    针对不同骗术,诈骗团伙都会拟定一环扣一环的诈骗剧本,并对诈骗团伙的话务员进行培训,步步设套,使群众稍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很多接受过防范宣传教育的人员也照样上当受骗。由于目前尚缺乏综合有效的防范、打击手段,此类诈骗犯罪呈现出比传销犯罪更明显的顽固性、反复性、危害性。

上一页123下一页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