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专题

用摄影谱写生命华章的张昌喜

发布日期:2015-04-08 | 来源:中国社会新闻网 岳斌 
核心提示:4月3日下午,张昌喜的《时代·印迹》摄影作品展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开展。


    中国社会新闻网4月8日讯(记者 岳斌)4月3日下午,张昌喜的《时代·印迹》摄影作品展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开展。


\ 

     张昌喜工作照


     张昌喜,四川绵阳人,笔名:长汐。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SA(China)摄影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学会会员、《国际摄影》新闻记者、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    一九八九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出国选拔大奖赛”中,作品《相伴》获银杯奖在罗马尼亚展出。 并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波兰、挪威、阿根廷、奥地利、西班牙、卢森堡、瑞典、比利时、西班牙、乌克兰等二十多个国际展赛中获奖和展出。   从八七年以来, 在全国各类摄影大奖赛中多次展出和获奖,在“上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 中国摄影在线“第4届国际摄影展览”、“旅游杯”全国摄影大赛中多次荣居榜首。三十多年来,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四川日报》、《陕西日报》、《广州日报》、《大众摄影》、《摄影世界》、《广告摄影》、《人像摄影》、《光与影摄影艺术》等一百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00多幅次摄影作品,文稿多篇。



\ 

    作品:收获土地使用证


    摄影是众多艺术门内的年轻一族,摄影作品的完成用的不光是镜头,同时还有心灵,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摄影家的探索与追求,就能体会到爱与美的真情。


\ 


    背水阿妹


     张昌喜从事摄影多年,始终用他手中的相机为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他的作品如同春天,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勇敢进取的精神。作为四川绵阳地区青年摄影家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摄影艺术及其推广方面默默的坚持着自己的努力。


                            

      发现精彩


    美国摄影学会PSA中国首席国际代表,美国摄影学会PSA(中国)主席邓大端告诉记者。张昌喜的摄影作品集,作品鲜活、大气、题材多样。本次展览共80件作品,应该是在成千上万张作品中反复甄选出来的。正所谓精选和浓缩中取其精华,这些作品兼具时光穿越的跨度感,既有唯美的摄影沙龙,又有亲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纪实;品读作品既有乘坐时尚快车之畅快淋漓,又不乏历史沉积的厚重!特别是那种胶片时代残留的怀旧痕迹,透出时代印记,如同刀刻斧进,这是一种难舍的情结!这些只能从“钻石级摄影家” 的作品中才能读到的经历,是那个特定年代才有的沧桑感和触摸感。我们不仅仅读到作品本身的美,更读到作品引深的故事,读懂作者用摄影谱写人生的执着、生命的华彩。   

    
   我和喜哥都是同年代的人,相同的生活历练使彼此心灵相通。喜哥是四川绵阳地区成立最早的青年摄影家协会发起人之一,他是摄影发烧友,和所有年青人一样有着同样的梦,在每月仅几十元工资、生活非常艰难的时期,他依然执着而热烈地追求他的摄影梦,可嘉可敬!     


   我和喜哥有过推心置腹的深谈,他对摄影的理解诠释在他的作品中,让摄影人折服!也让我感慨!他的作品既是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也是用摄影诠释人生最精彩的华章!藉此,我向我的同龄兄弟——在摄影领域里执着追求、痴志不悔的伙伴致敬!

                                           
                        灵魂的视界  ——解析张昌喜的摄影艺术


\ 

    作品一


    四川绵阳文联副主席,剑南文学主编冯小涓说,我同张昌喜先生认识至今已有二十二年,其间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每一次话题都离不开摄影艺术。

 
     第一次是在199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电台记者杨小丽把我带到他的家。那时我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才三年。记忆中的张昌喜是一个英俊的帅哥:国字脸,大眼睛,厚嘴唇,肩宽腰细,骨感瘦硬,颇有点黑白电影里的男星派头。而他的妻子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瘦长高挑,腰身妩媚;儿子才五岁,细目冉冉,顽皮可爱。这样三个精灵一样的人儿住在一间九平米左右的房间里。印象中有一台黑白电视,像那个时代的布景。我们四人坐在床边聊起摄影,一聊就是三个多小时。张先生对摄影的痴迷,深深打动了我。我写了一篇通讯《张昌喜和他的“贵族”爱好》,在《绵阳日报》、《四川青年报》、《四川文化报》上发表了。我这样解读他们的生活:“贫寒小屋的简单陈设,也许能从他自费三跑甘孜,两上阿坝,四进九寨沟,闯荡陕甘宁,浪迹内蒙、新疆中得到注释。买回玛米亚相机,把几年的积蓄花光;没能陪伴妻儿,他深感内疚,一咬牙借钱买了黑白电视机……”一次采访与一篇文章和张昌喜老师一家结缘。现在想来,那时真可谓物质生活不得了,精神生活了不得!  


     此后一晃二十余年,各自奔生,劳顿忧思,匆匆度日。我和张昌喜先生偶尔在街头蒙面,招呼之后,便融入人流,各自忙碌。直到今年,张昌喜老师精选三十余年的摄影作品,准备出一本集子,他要我写序,我再三推托,一来我非摄影界人士,岂敢妄谈摄影。按时下的惯例,应找摄影界名家作序。但张老师主意既定,油盐不进,在电话中大加鼓励,我也就生起一股士为知已者死的侠义豪情,慷慨应承。


\ 

     作品二


     我们在办公室对坐,煮茶畅叙。从交谈中得知,张昌喜虽然生在城市,但父母亲都是文盲,从小备受生活的艰辛;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两年后回城进了827东升机械厂,一干就是16年,8年扳金工,然后是熔炼工、采购员、库房管理员、文体干事。 青春同金属一起慢慢锈掉,唯一的亮色是梦想:他想做一个摄影艺术家。假如没有这个追月一般的痴梦,他是否会像所有承担养家糊口重任的男人一样,向金属一样坚硬的现实妥协? 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现实的代价。拿上相机开着汽车,自由行走,这是每一个爱好摄影者的梦想。但这个爱好,是个“烧钱”和吃苦的事业。我在那篇通讯中写道:“数九寒冬的北方,零下十度,张昌喜只穿了薄薄的开衫毛衣,脚踏解放鞋。裂开的伤口紧紧粘糊着袜子。夜晚,肿大的双脚连袜伸进热水盆里,揪心的疼痛传遍全身。他咬紧牙关,没舍得买棉衣,嚼着冰冷的硬馒头,他没舍得吃点可口的东西。每月拾多元工资,他大部分挥霍在那长长的胶片上。” 开篇的风景系列照片,与其说是现实的风景,不如说是灵魂寻求的梦境。既有深沉的哲思,也有晶莹的梦想。《牧春》,是黄与绿的两道音符,像小提琴演奏的两个乐章,一个低沉一个飞扬;又像像灵动的女妖和沉稳的神灵,汇成大地袒露的胸膛和舒缓的乳房,生养万物,也生养我们心中的膜拜和赞颂!艺术的最高境界汇流成诗歌与音乐,欣赏者心灵颤动的瞬间,美妙激荡,忘记言说。这也许是视觉艺术的最高境界吧?


     一组《坝上雪》九张图片,让我想起曹雪芹的赞叹: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都市喧嚣,利益权衡,阴谋阳谋,荣华富贵褪尽色彩荡然无存,只剩一片纯蓝的天空,  安静得如一棵树,沉静得像一泓水,旺盛得像一群马……。两幅雪山晨景,让我看到造化的硕大金莲迎日初开的瞬间,如心灵的莲花慢慢开放,顿悟的狂喜激荡内心的浊流;灵魂上升的时刻,我们已接近天堂,与诸神同欢。“仙之人兮列如麻,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是李白梦中的天姥,百姓仰望的天庭吧?    “龙脊”与“云雾藏娇”也是我喜欢的作品。那明镜一般的蓝色湖水之上,云遮雾绕的雪峰之间,有悠远的长笛声音若有若无地飘来,仿佛自由的魂灵在仙乐中穿行,直达明亮、幽深的安息之地。高峻的雪峰一直是我喜欢的意象,甚至是我梦中经常神游的地方。云中的山峰,在梦中招摇,永远无法企及,而我们的灵魂一直向上,向上。我曾经在一首小诗中写到的意象,正是张老师拍到的图景。这便是我乐意撰文的原因,图片和诗歌互相印证,跨越不同的艺术形式,互相引为知音。所不同的是,张昌喜要历经千辛万苦去到人迹罕至的雪山,用实实在在的景物言说自己的心魂,而我只需要闭上眼睛,在想象中完成。 他镜头下的一组龙脊梯田和其他风景,也是滤掉了人间烟火味,倒有亦真亦幻的梦境色彩。面对极致的美景,心里便会产生两种情绪:一是这样美丽的地方,当有佳人共赏。美景与美人,便是双倍的陶醉;二是如此美丽的地方,美得让人忧伤,忧伤如此美妙的景致转瞬即逝,怀疑看到的是一场梦幻,到头来徒留一声叹息!在“人文”部分中,《保卫家园》和《困》两幅作品,是抗议和深思凝成的佳作。在一个推土机和挖掘机横行霸道的年代,政治强力和资本强力如此野蛮地横扫世界。没有人倾听鸟儿的抗议,一切生物被迫服从人类的意志,鸟儿的反抗显得异常悲壮和无奈!反思现代性的困境,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功课。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非洲人被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左冲右突,难以脱围。“全球化,意味着每一个人在劫难逃。”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话语,也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没。我们的思想被连根拔起,追逐着强势者的逻辑;我们的价值风雨飘摇,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我们被迫驾驶着汽车,追随现代化的洪流,每一个人都在困顿的漩涡,无所适从,焦虑迷茫。特立独行者被迫放弃坚守,随波逐流,成为千人一面的芸芸众生。这便是《困》带给我的思考和启迪。 如果说,风景是张昌喜内心渴求的风景,是他的灵魂历经苦难之后向往的澄明之境。那么,人物系列作品便是摄影师在尘世留下的风景。我不知道人物摄影是否是摄影界最看重的。我认为,拍摄人物最难的是拍出人物的风神。而张老师善于抓取人物的姿态和眼神,用柔和的体态表现女人的温柔,用刚劲的姿势表现男人的力量,用灵动的眼神表现孩子的生机,用衣袂飘飘表现僧人的超逸,用坚定的座姿表现内心的虔诚……很多照片融入了拍摄者对于婚姻、爱情、友谊、亲情、信仰等诸多人生问题的思考。如《相伴》中的老夫妻,是对伴侣相濡以沫的向往和赞颂;《哥俩酒话》中,满脸皱纹的哥俩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沐悦》中的老者和《撷水》中的妇人,就像高昂和优美的两首抒情诗,充满了对人生的肯定和赞美!《沥沥小雨伴舞者》、《女儿的早餐》、《游程终止在高墙下》、《长女当母》等作品,是在内心生起柔情的瞬间按下快门的,画面中的人忧而不伤,残而不苦,穷而无怨,用生命的柔情艰难地支撑自己的天空,完善人生的历程。


    最后,还要谈一谈张昌喜老师的人体摄影作品。这是他开写真馆期间的收获。画面中的女人清丽脱俗,处处透出“洁”与“柔”的淑女气质。我想,如此好色之登徒子,必须有一颗无邪之心,才能拍出这样纯美的女性酮体。 欣赏他的摄影作品,使我暂时忘记了他的现实遭际。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学艺术的意义。“文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艺术是对人生苦难的补偿。而从苦难中解脱的途径,便是借助艺术的运思高高飞翔。生活愈沉重,灵魂却飞得愈来愈高;通过艺术,我们最终实现精神的自我超升。


\ 

   作品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大三的霍达告诉记者,从构图,色彩,用光都不没有任何瑕疵,非常不容易。观看张昌喜的摄影展,简直是品味视觉胜宴,自己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 


\  

  作品四      

              
                            摄影的艺术语言


    张昌喜一直相信每一双眼睛都能够发现美!作为视觉意识最隐喻的语言——摄影,却让物象多元化、让固有的思维模式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光影的跳动、色彩变换,让一切无声的事物,凸显着自己的内涵和语言,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内心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样的细微之处,正是艺术的感染力,它的魅力,让一切美好或者真实的场景,真正地抵达灵魂。  


    艺术能够涤荡一切尘埃,摄影更是用一份私密的语境,向我们吐露着艺术特有的芬芳。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或打动心灵的作品里,或喜或忧,或悲或寂,人性的美和自然的和谐、内心的倾诉和生命的乐章,无一不用一种视觉的冲击,真切地刻进每一次的影象里,摄影让艺术在淋漓尽致的抒情、倾谈、细语…… 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摄影艺术更是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形式,它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体会。所以我们希望那些视觉上的盛宴,带给我们的不是虚名和功利,而是它的感染力,瞬间的感悟!


     让心灵的浮华趋于平静和淡然,让艺术的感染力穿透一切普通的事物,让我们彻底回归和抵达精神的家园——希望这才是摄影真正的魅力!上帝赐给人类明亮的双眼,那是探寻世界永恒光明的窗户;摄影借给我们第三只慧眼,那是造物主赐予它的臣民感受世间快乐和精彩、感受自然之奥妙,感受万物之灵气、感受生命之奇特的特殊礼物。斑斓的色彩绽放出绮丽的生命之花,神秘的光影世界导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有了摄影,从此,花鸟虫鱼不再寂寞,山川秀美不再孤芳自怜,天涯海角也不再路途遥远。想生命稍纵即逝的留痕,想自然季节更替万物演化之精彩,被定格,被记录,被挽留,被珍藏;刹那间,被震撼,被感动,被陶醉,被温暖;那一刻,心灵因之而愉悦,灵魂因之而净化;那一瞬,斑斓的世界尽收眼底,生命的豪情尽情释放,岁月的遗痕烟消云散,唯有快门、快速、快感、快乐融汇在一起,升腾,升腾,升腾——那一幕,分明是精彩在凝固,记忆在沉淀,年轮在刻写,时光在停留—— 摄影,让我不断感悟生命取舍之真谛,感悟漫漫人生之百态,感悟万物风情之精彩。在我的视野里,风景永远这边独好,在我的取境框里,总会不断的选择、再选择,寻找、再寻找。——留住精彩,留住美丽,留住美好,留住记忆,留住瞬间的永恒,留住春的呼唤,夏的炽热,秋的宁静,冬的沉吟—— 世间真是无处不精彩。行摄匆匆,我行我摄,我也好摄————  

   
\   

  作品五                     

                                                  
                            愿  景


    当科技成为生产力时,照相机(数码)仅仅是高科技的产物和快速记录物像的工具。当人们崇尚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高于物欲时,照相机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工具。它给你平淡的家庭生活、旅游生活和业余生活频添着无限的乐趣。让稍纵即逝的快乐幸福生活定格,让美好的瞬间成为永恒。捕捉精彩,留下华彩,这便是当下摄影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改变更多人生活的魅力所在。

         
   当照相机从奢侈品成为大众化消费品时,摄影便从“贵族爱好”变为平民时尚。在人人都是大千世界“记录”者的鼎盛时期,不乏追求更高境界者——提高技艺、参与社会、陶冶情操、实现自我价值,确又苦于拜师无门,学艺无路。身为喝涪江水成长起来的摄影人,张昌喜真心地想为绵阳的经济文化建设出力,把自己多年积淀的全部精华与大家分享,使更多的摄影人聚在一起。为那些渴望摄影知识、希冀提升摄影技艺和热盼一个更大摄影平台的绵阳摄影人们构建一个通道,这就是张昌喜的愿望和今后努力作为的方向。





责任编辑:孙涛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