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书画 > 名家访谈

墨韵禅心—著名国画家刘好访谈录

发布日期:2015-12-08 | 来源:新西部在线 中国 孙涛 
核心提示:著名书画家刘好作品华润平和,雅俗共赏,多年来受到书画界同仁的好评,被国内外诸多人士收藏,其书法以爨书为基础,博采众长,自成面目,不同凡响。


 墨韵禅心


    --国画家刘好访谈录


     █ 访谈人:《陕西美术》 王丽娟


著名国画家刘好作品华润平和,雅俗共赏,多年来受到书画界同仁的好评,被国内外诸多人士收藏,其书法以爨书为基础,博采众长,自成面目,不同凡响。





     █ 刘好艺术简介:

   
刘好,字亚辉,号菩提子,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师从著名金石书画家李滋煊,毕业于西安中国画院国画研究班,工花鸟,擅梅花喜鹊。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2007年出版《刘好画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并接受西安电视台《艺家艺事》栏目专访。2008年做客西安书画网《名人名家》栏目。2010年接受《陕西日报》专访;《长安客》杂志专访。2012年接受CCTV《创新科技》频道视频采访;《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


《陕西美术》:刘好先生,自古以来中国人一向讲究师出名门,您作为徐悲鸿先生的隔代第子,为什么您一直闭口不提,也没有在各类宣传报导的简介上加以说明呢?


刘好:我的恩师张志超先生是徐悲鸿先生在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的最后一期学生,恩师做人低调,潜心艺术,曾谆谆教诲:莫要追名逐利,做好人,画好画!几十年来未敢忘怀!


《陕西美术》:众所周知,您以画花鸟画闻名,画风清新典雅,多以写意为主,您认为画花鸟画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画好花鸟画?


刘好:我认为中国画分类中花鸟最难,写意犹难,寓情于物,通过对花鸟的描绘,展示画者的情感,修养,审美等信息。给观者以无限的想像空间。万丈高楼凭地起,画好花鸟画必须认真临摹好画,深入生活写生。多读书提高个人修为。不可信笔涂鸦,做空中楼阁,自欺欺人!


《陕西美术》:每每看到对中国画的评论,大都会出现“外师造化,中心得源”之说,您是如何理解解唐代画家张躁提出的这一理论?


刘好:“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陕西美术》:在学习中国书画过程中,一直强调临摹,您如何看待中国书画创作中的临摹?临摹中应该注意什么?


刘好: 临摹是学习的最好途径,可以扎实的掌握前人的技法,造型,构图等等。取法高的,学习得法,那么笔法、境界、格调自然卓尔不群。以古代先贤为师,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自然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临摹要确立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需要借鉴临品的哪些优点和经验,初学要实临,注重细节。有基础后可意临注重情趣。




《陕西美术》:长期以来,书画界许多人不约而同的强调传统,但每个人对传统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你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理解传统中的个性?


刘好:传统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传递过程中的长时间文化内延,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传统犹如浩瀚之洋,先贤丰资取之不尽。我们以毕生之力上下求索,冰山一角,不得万一。自当努力学习,取众家之长,完善自我!


由于每个人的学识、理解或表达方式不同,他们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呈现着自己鲜明的个性或风貌,但都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之上!这也打破了千人一面的创作形式,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和审美空间!




《陕西美术》:目前,虽然搞书法的人不少,高手名家也很多,但以书法为职业谋生手段的人还是少数,能达到很高艺术水平的人不多,很多人写毛笔字,从喜欢愉悦开始,你怎么看待当下书法艺术的处境?


刘好:书法是国粹,作为国人传承书法义不容辞,书法走向市场,无可厚非,书者以书换钱没错,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


《陕西美术》:毛笔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中国画要有书写性,不是描出来的,是写出来的,最高境界就是写意。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画的缺笔现象?


刘好:传统画论讲究“书画同源”、“书画同体”,是国画家都知道的“常识”。讲究“书画同体”并不是要把中国画纳入书法的轨道,其意义在于中国书画在“用笔规律”上的相通关系,正如石涛所言:“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对于中国画而言,没有用笔的根本,就缺少了中国绘画的根基,而书法应该是提升中国画“用笔”的必然途径, 缺“笔” 的画往往显得“油”或“俗”,失去了中国画原有的艺术生命力。画家应理智地回到对传统美学的反思,回到重视书法对画的重要意义上来!


《陕西美术》:提到中国画的缺笔现象,针对目前部分中国画在画形式上是笔墨,实质上是制作,采用了西方元素,然后用墨填充上去,你赞成中国画采用西方的方式吗?


刘好:中西合璧的国画创作是双刃剑,丰富了创作的技法,同时也淡化了中国画的原生态的人文色彩,各有利弊。




《陕西美术》:自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您对古代文人画有多少了解,您是如何看待这类画作的?


刘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朝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对唐代大诗人王维画作的评论,做为文人画的始祖,王维开辟了以诗入画的先河。苏轼在其基础上提出“诗画本一律”的美学主张,而宋人蔡絛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相资”二字透彻的说明了诗与画的互补性。


因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所以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并起到了巨大的推作用。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以及文同的《墨竹图》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画”创造性的发展为白描的人物题材;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独创的“云山戏墨”和“米点皴”,标志着山水画以简代密地转变等。


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郭熙以“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两句话经典的概括了诗与画两种艺术形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以诗言志,以画寄情,诗画融通,艺术家将带领大家进入更为精妙的审美世界中去。


《陕西美术》:当代存在一种新文人画,这种画与传统的中国画不一样,也有悖于古代的文人画,在画风上不刻意追求笔墨、意境和章法,甚至随性为之,这是对古代文人画的一种反叛,还是对新元素的一种吸收?你对这种新文人画是如何看的?


刘好:新文人画,是对艺术的一种新的探索,我们不能一味的持否定态度。其艺术前景要看画家自身的修为和对艺术的创造成果。




《陕西美术》: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一直存在着“传承”问题,您一直从事书画教学工作,您如何看待“传承”?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刘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成果,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下去,但它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创新。在教学上我选择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于学生我不是老师,只是向导,带领他们在书山画海中探宝。我强调不要一味的学我的书画技法,更多的是要向先贤学习,汲取更多的古代文化精髓!




《陕西美术》:目前在绘画市场中出现两个流派,您如何看待学院派和民间画派?


刘好:我认为不应分派,百家争鸣,相互借鉴,共同进取,用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


《陕西美术》:请您讲讲艺术与生活的关联?


刘好: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中无处不美,处处可入画,境由心造!重在发现!




《陕西美术》:我们看到,经过了几年的浮华,这两年中国书画市场出现严重低迷状态,您如何看待未来的书画市场?


刘好:对于书画市场,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以质取胜,不要舍本逐末。


    《陕西美术》:书画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自身修养和生命状态的过程,要求画家不但要加强绘画技艺,还要精于哲学,历史、甚至于音乐与美学等,您对目前自己的绘画满意吗?谈谈您对未来书画事业的设想?


刘好:艺术永无止境,踏上这条艺术之路必将拼尽一生不断继续学习,充实自己,孜孜不倦追艺术真谛。在提高自身技艺的同时勤奋努力培养出更多的画坛人材是我一生的终极目标。





作者简介:王丽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现任《陕西美术》专刊编辑、《安徽文学年选》等几家文学杂志诗歌及书画类编辑。






责任编辑:孙涛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