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城事

铜川市王益区发展连连看:发动新引擎 打造新繁荣

发布日期:2016-06-06 |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熊惠玲 孙鹏  
核心提示:依靠煤矿资源发展的时代过去了,资源的枯竭逼迫着铜川这座城市加快转型的步伐。作为铜川市的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王益区“一马当先”。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孙鹏)依靠煤矿资源发展的时代过去了,资源的枯竭逼迫着铜川这座城市加快转型的步伐。作为铜川市的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王益区“一马当先”,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四大战略,不断开创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王益建设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王益区将向着建设为铜川副中心,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前进。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010年的3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实现经济总量、生态文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五个领域全面提升。



“未来要力争达到一流陶瓷的竞争水平。”(摄影:柴凯博)


    工业强园 打造王益经济新引擎


    陕西绿能低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工业园区,副总经理王志坚对这块厂址十分满意。


    “这块园区交通十分便捷,咸铜铁路、210国道、包茂高速以及规划建设的西铜城际铁路、合凤高速都贯穿园区,紧靠运煤专线,来往大车不断。”王志坚说,初来的时候,园区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就已经很完善了。“为我们进驻建设节约了大量时间。”


    让王志坚满意的还有王益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他说,政府专门安排一位领导负责自己厂区建设的所有问题,办手续有专人陪同,方便快捷。“原本需要两年建成的厂,一年半就把所有手续跑完,实现营运,这对企业来说真是非常大的利好。”目前,王志坚的公司已经在铜川建立起三个加注站,黄陵建起两个加注站,去年一年产值达到9400万元,未来他还要在陕西建起100座加注站。


    “内部的工作我们在做,外围的工作都是政府在做。”工业园区里的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江波,对于王益区政府在企业服务这一块做的工作也同样十分满意。


    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年开建,2015年建设完成进入运营,目前经营范围涵盖了酒瓶、艺术陶瓷、生活陶瓷、艺术品陶瓷。“我们看中这里的陶瓷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还要着力于创新。”他说,规模化的生产陶瓷,目的就是要艺术生活化、规模化,给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艺术品。


    对于未来五年的规划,江波说,要力争达到一流陶瓷的竞争水平,依靠“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的市场。


    王益区“十三五”规划摘要:


    坚持“工业强园、三产兴园、项目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加快城园融合发展。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建成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先进制造、物流汽贸和纺织服装五个产业板块,将王家河工业园建设成为我区“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增长极。


    202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培育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5~7个,超10亿元的企业2~3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30%左右。



让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摄影:柴凯博)


    新型城镇化 让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黄堡社区今年的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六成,整齐的楼房,成片的绿化,正等候着未来的移民们。


    “我们将镇上偏远地区的群众汇集到这里,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价格大概在八九万,社区配套了学校、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商业街,是一个生活非常便利的社区。”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赵振民说,目前社区能容纳1.68万人,周边配套基本齐全,搬迁群众住进来后,我们还会有再就业职业培训,利用黄堡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要让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王益区“十三五”规划摘要:


    加快形成黄堡镇发展新格局。以人为核心,打造综合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的绿色宜居城镇,加快形成“一轴、两片、五区”发展新格局。


    统筹兼顾新老镇区与黄堡工业园区协调发展,在黄堡老街区,规划建设中部商贸服务区,形成四大商住组团,配套建设两个广场(聚和商业广场、镇区文体休闲广场),两个公园(南寺公园、小河沟森林公园)。在建设目标上,计划到2020年,黄堡镇建成总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3万人。



“凡是教育上的事情,王益区政府没有不支持的。”(摄影:柴凯博)


    重金兴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化


    “王益区政府重视教育,肯花钱、花大钱,凡是教育上的事情,没有不支持的。”铜川市矿物局第一中学校长蒋生武十分感慨。自此学校管辖权落到王益区后,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着校园里一栋地面层高八层的教学楼,蒋校长告诉记者:“在过去,原址上只是一栋五层高的D级危楼,现如今,由区上拨款新建的教学大楼,不但宽敞明亮,还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


    校园里,处处都是一派新意。“区上对校前院进行了改造和靓化,小操场进行了软化,还设有两个篮球场地,两个羽毛球场地,八付兵乓球案子和健身器材,满足了师生课间活动的需求。”蒋校长介绍说,区上给师生们创造了过去没有的好环境。


    他说,学校相继成立了陕西省常侠名师工作室、局一中教学能手工作室,在教师中掀起了人人赶帮超的热情,名师示范引领,青年教师追赶超越。2015年,在全市高考成绩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学校二本以上上线率增长1.4%。“打造名师团队、优化课堂教学、谋求课堂教学效率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王益区“十三五”规划摘要: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数字化校园网”。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建成区级教学资源库,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完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到2020年,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85%以上。


“弥补王益中高端消费短板,不断提高消费市场档次。”(摄影:柴凯博)


    改善提升 再现繁荣新街区


    王益区商务局副局长孙晓军说,王益区在商贸上有多繁华,从消费的占比上就可以体现。“铜川人的十块钱,有四块是在王益区消费的。”


    “海澜之家、老百姓鞋城、圣马丁自助餐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我区,我们还引入了红旗地下商城、红旗商业步行街、川口商业街区三条步行街,可以弥补王益中高端消费短板,消费市场档次不断提高。”他说,“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7%,占全市比重的45%左右,处于全市主导地位。


    近年来,王益区充分利用旧城改造、小区升级等机遇,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发展专业市场,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商贸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以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大型商业设施、农贸市场、专卖店、步行街、连锁经营店共同发展的商业格局。


    王益区“十三五”规划摘要: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依托漆水河两岸,做好商贸服务大文章。北岸提升精品商贸,南岸建设批发市场,形成功能分区明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多元发展的新型商贸服务业新格局。


    升级改造新风百货、星光百货、百盛国贸等大型购物商场;新建千药新天地购物中心,打造我区第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完成文化宫片区综合开发改造;结合五一片区商业综合改造,新建商住楼,重现当年商贸片区繁华;完成全长约800米的红旗街地下商城建设;加快建设二马路家居建材商业街。


    到2020年底,全区特色商业街达到10条,引进高端品牌店、连锁店50家,标准化市场达到10个。改造新建集聚效应显著、基础设施完备、消费拉动作用明显的乡镇商贸中心3个,实现便利店村村全覆盖。“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


“进行深加工,加大兔肉的附加值,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摄影:柴凯博)


    延长产业链 掌握市场定价主动权


    2013年以前,孙铜海一直养殖兔子,一只兔子二十多元,一年能收入近三十万元。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兔子肉质再好,遇到市场大小年,价格便差异很大。“市场不由自己说了算,收购的人给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他说,单纯的养殖兔子带来的效益毕竟有限,自己谋划着延长产业链——加工兔肉。


    “准备做加工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到处跑,见到兔肉的成品就买,一个个尝试,从口感到包装,一点一点学习。”他说,现在我们一只兔子能卖到六十元,而且不受市场影响。“花了一百万元买的生产线,预计今年能有600万元的产值,这是单纯养殖根本达不到的效益。”


    去年,孙铜海尝试着在网上销售兔肉,效果出奇的好。“一年销售了五六十万,打通了我们铺货的局限性,省下不少成本。”他说,下一步,自己准备扩大加工的规模,尝试收购当地的各类家禽,进行深加工,打造好自己的“香兔园”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


    王益区“十三五”规划摘要:


    完善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建蓄水池20个,大型沼气项目5个。加快涉农服务业发展,积极拓展新型农机租赁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重点培育发展1~2家大型涉农商贸企业。


    引进优良品种、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到2020年,禽畜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只),生猪达到3.5万头,鸡达到70万只。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农产品深加工达到1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超对接”,改造和新建川口、光明巷、金华等大型农贸市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提高我区绿色食品知名度。


    到2020年末,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全区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万亩,争创10个省著名商标,1~2个中国驰名商标。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