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垂询/商务合作
地方频道:
现在位置:首页 > 城事

村庄变社区 农民变居民 雷河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8-04-15 | 来源:丝路商网 
核心提示:一个整齐划一的小居群,拔地而起,新颖别致,格外引人瞩目。近年来,该社区全面运用“党建+”思维,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建设为路径,积极探索“社区+新经济”产业连锁模式,让村庄变社区,让农民变居民,走出了一条乡村奔小康、环境变大样的发展之道。
摘要:一个整齐划一的小居群,拔地而起,新颖别致,格外引人瞩目。近年来,该社区全面运用“党建+”思维,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建设为路径,积极探索“社区+新经济”产业连锁模式,让村庄变社区,让农民变居民,走出了一条乡村奔小康、环境变大样的发展之道。



   今年,我们党迎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从美丽中国、跨越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梦的实现。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五年的时间里,安康恒口镇雷河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获得感? 


 
   14日,记者跟随全媒体采风跟团走进安康市恒口镇示范区---雷河社区,在这里已经难觅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所有的农民都可以说“洗脚进城”,住进安置小区,开上私家车,小区内上班,有的自己开店经商。一个整齐划一的小居群,拔地而起,新颖别致,格外引人瞩目。近年来,该社区全面运用“党建+”思维,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建设为路径,积极探索“社区+新经济”产业连锁模式,让村庄变社区,让农民变居民,走出了一条乡村奔小康、环境变大样的发展之道。



   近5年来,原先颠簸的道路、破旧的村落早已换成了崭新的柏油马路和颇有规划的现代化村落,拔地而起的楼房、整齐有序的街道、商品齐全的超市、设计精致的绿化,种种新气象彰显着社区生活的美丽与富饶。之前参差不齐的瓦房变为了一排排的楼房,记者看到社区后边还在不断的建设,规模在进一步的扩大,将来有更多的村民将会乔迁新居。



   几年前,村子雷大哥一家住在村子自家的瓦房子里,家里还有一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主要靠着庄稼的收成过日子,生活压力的确比较大,农闲时他和妻子会去城里打工。家里的老房子一直没有翻修,屋子比较破旧,住土屋最受罪的是冬天,到了冬天即使架起炉子,也不能完全御寒,“我们其实早就习惯了,年轻人比较抗冻,遭罪的是老人和孩子,晚上睡觉躺在炕上裹上厚厚的被子,但是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凉的。


   搬进了新社区,一家人的日子这几年逐渐好了起来,地都承包出去,包出去的地都有相当收入,再也不用照顾庄稼了,他和妻子都在社区打工,工作完能及时回家照顾家里的老人,平时也能接送孩子上学。


   真没想到还能搬进楼房,简直像在做梦一样。农民的身份也随之改变,从农民成为居民。从房子外的环境到房子内的客厅、房间、厨房、卫生间,装修得同城里人家没有一点差别,无线网、网络电视一应俱全。水电气都是插卡的,电瓶车楼下就可以充电,真是太方便了,冬天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和老人挨冻了,楼上都有暖气。家里的日子真的越过越好。”雷大哥的妻子聊起搬到社区的这段日子,话语之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记者见到雷大哥的父母,提起搬到新社区,老人家笑呵呵说道:“离开老宅子搬进新社区,我们这一辈人多少有些不舍,在砖瓦房里生活了半辈子,一个乡村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也许搬上高楼意味着生活更好,衣食住行更加便利,但依然怀念着他们曾经熟悉的胡同和土墙。在老庄里生活了几十年,搬进楼房虽然居住环境更好了,但是还是有些不适应,原来喜欢串个门,晒太阳,怕是搬到楼上乡亲接触就少了,原来哪户人家住哪个胡同心里很有数,现在去别人家串个门记个门牌号反而把自己搞糊涂了,住了一段时间逐渐习惯并适应了新的生活。渐渐的发现社区的环境比城里更好,空气更新鲜,儿子上班也不远。大人的生活变了,孩子们的生活也变了,课余生活更有趣,他们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能在社区接触电脑,书店看书,打乒乓球等健康游戏。”



   社区根据人们的风俗习惯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新风尚在社区里广为传播,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撬动了村民增收的新渠道,充分实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新业态。从农村发展到现代化的社区,它的影响渗透到乡亲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在新的社区里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地方站:


 Tel: E-mail: QQ:
Copyright © .Inc.All Rights Reserve. Power By